【倓虚法师简介】倓虚法师(1885—1963),俗名王福楙,字德深,法名寂然,号倓虚,是近代中国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一生致力于佛教教育、弘法利生与寺院建设,尤其在推动佛教现代化和培养僧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。倓虚法师不仅是一位高僧,也是一位学者和教育家,其思想与实践对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一、倓虚法师简介总结
倓虚法师出生于山东胶州,自幼聪慧,早年曾习儒学,后因人生感悟而皈依佛门。他先后出家于北京贤良寺和天津大悲院,师从印光大师,深受净土宗思想影响。他一生讲经说法,创办佛学院,主持多座寺院,提倡“佛法生活化”,主张佛教应与社会相结合,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。
他创办了多个佛教教育机构,如华北佛学院、湛山寺等,培养了大批佛教人才。倓虚法师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倡导佛教慈善理念,强调慈悲济世的精神。他的著作《影尘回忆录》被誉为“佛教现代史的珍贵文献”。
二、倓虚法师简介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倓虚法师 |
法名 | 寂然 |
字 | 德深 |
出生年份 | 1885年 |
逝世年份 | 1963年 |
俗名 | 王福楙 |
籍贯 | 山东胶州 |
出家时间 | 1907年 |
师承 | 印光大师 |
主要信仰 | 净土宗 |
代表著作 | 《影尘回忆录》 |
主要贡献 | 创办佛学院、弘扬佛法、推动佛教现代化 |
弘法地区 | 北京、天津、青岛等地 |
教育理念 | “佛法生活化”、“佛教现代化” |
社会活动 | 参与慈善、提倡慈悲济世精神 |
影响范围 | 对中国现代佛教发展有深远影响 |
倓虚法师的一生,是修行与弘法并重的一生。他不仅以自身的修行示现佛教的真谛,更以实际行动推动佛教走向社会、走向大众。他的思想与实践,至今仍对佛教界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