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国有多少市】在中国,城市是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指的是具有较高行政级别和经济、文化发展水平的区域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相关数据,截至2024年,全国共有361个地级市,此外还有293个县级市,合计654个市。
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“市”的分类在不同层级上有所不同。地级市和县级市在行政级别、管理权限以及人口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以下是对“市”这一概念的详细说明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一、什么是“市”?
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,“市”一般分为两类:
- 地级市:属于地级行政区,由省级政府管辖,下辖县、区、县级市等。
- 县级市:属于县级行政区,由地级市或省直接管辖,其行政地位与县相当。
此外,还有一些“自治州”、“地区”等非地级市的行政区划单位,但它们不属于“市”的范畴。
二、全国“市”的数量统计(截至2024年)
| 类别 | 数量(个) | 说明 |
| 地级市 | 361 | 属于地级行政区,如北京市、上海市、广州市等 |
| 县级市 | 293 | 属于县级行政区,如昆山市、义乌市等 |
| 总计 | 654 | 地级市与县级市之和 |
三、主要特点
1. 地级市:数量较多,覆盖范围广,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。
2. 县级市:数量相对较少,多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,具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。
3. 城市分布:东部沿海地区市的数量较多,西部地区相对较少。
四、总结
全国共有654个市,其中361个地级市和293个县级市。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、人口规模、行政管理等方面各具特色,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的多样性格局。
如需了解具体某一个城市的信息,可参考地方政府官网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