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桂枝香王安石】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是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,全词以金陵(今南京)为背景,描绘了六朝古都的繁华与衰落,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。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,也在思想深度上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历史责任感。
一、
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。词中既有对昔日辉煌的追忆,也有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忧虑,情感深沉,意境开阔。
二、词作原文
> 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。
> 千里澄江似练,翠峰如簇。
> 征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酒旗斜矗。
> 彩舟云淡,星河鹭起,画图难足。
> 念往昔、繁华竞逐,叹门外楼头,悲恨相续。
> 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衰草凝绿。
> 暮色渐起,归帆却载斜阳去。
> 看尽天涯,不如归去。
三、词作结构分析
部分 | 内容概要 | 表达情感 |
上片 | 描写金陵秋景,江水清澈,山峦秀美,征帆残阳,酒旗飘扬 | 清新壮丽,画面感强 |
下片 | 回顾六朝兴衰,感叹历史更迭,表达对现实的忧虑 | 感慨历史,忧国忧民 |
四、艺术特色
1. 意象丰富:如“千里澄江”、“翠峰如簇”、“星河鹭起”,营造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。
2. 语言简练:用词精准,意境深远,富有古典韵味。
3. 情感真挚:通过对历史的回顾,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。
五、历史背景
王安石生活在北宋中期,当时国家积贫积弱,社会矛盾突出。他主张变法图强,但遭到保守派反对。《桂枝香》虽是一首怀古之作,实则寄托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改革的期待。
六、总结
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不仅是王安石文学才华的体现,更是其政治抱负的写照。它以金陵为镜,映照出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沉重,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远见卓识。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桂枝香·金陵怀古 |
作者 | 王安石 |
创作背景 | 北宋中期,社会动荡,作者有志于改革 |
主题 | 怀古思今,忧国忧民 |
艺术特色 | 意象丰富,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 |
历史意义 | 反映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