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什么上】《汉谟拉比法典》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著名的法律文献之一,由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颁布。这部法典不仅代表了古代法治思想的高峰,也对后世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问题的答案,以下将通过和表格形式进行说明。
一、
《汉谟拉比法典》并不是写在纸张或羊皮纸上,而是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上。这块石碑高约2.25米,宽约1.65米,上面用楔形文字镌刻了282条法律条文。这些条文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如财产、婚姻、家庭、债务、伤害赔偿等,体现了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”的报复性正义原则。
法典的刻写方式确保了其内容能够长期保存,并且作为权威法律文本被广泛传播和引用。目前,这块石碑被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中,成为研究古代法律与文明的重要文物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法典名称 | 汉谟拉比法典 |
刻写材料 | 黑色玄武岩 |
尺寸 | 高约2.25米,宽约1.65米 |
刻写方式 | 楔形文字 |
法律条文数量 | 共282条 |
主要内容 | 财产、婚姻、家庭、债务、伤害赔偿等 |
现存地点 | 法国巴黎卢浮宫 |
历史时期 | 公元前18世纪(巴比伦王国) |
法律原则 | 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”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《汉谟拉比法典》不仅是古代法律制度的象征,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它所采用的刻写方式,使其得以历经数千年仍能为后人所见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