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荒诞不经是什么意思】“荒诞不经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言论、行为或事件非常离奇、不合常理,甚至违背常识和逻辑。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,用来批评某些不切实际、荒唐可笑的说法或做法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荒诞 | 指荒唐、不合情理、不真实 |
不经 | 指不符合常规、没有根据、不值得相信 |
合起来,“荒诞不经”表示说话或做事毫无依据、脱离现实,令人难以置信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荒诞不经”最早见于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夫道未始有封,言未始有常,为是而有是非。若果有谓,则非也;若其无谓,则非也。”虽未直接使用“荒诞不经”,但该成语的含义与庄子对虚妄之言的批判精神一脉相承。后世逐渐演变为常用成语,用于形容不切实际的言论或行为。
三、用法举例
句子 | 说明 |
他讲的故事荒诞不经,根本没人相信。 | 形容故事内容离奇、不合常理 |
这种说法简直是荒诞不经,完全不成立。 | 表达对某种观点的否定 |
他的行为荒诞不经,让人哭笑不得。 | 描述行为怪异、不合常规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荒唐可笑、无稽之谈、离奇古怪 |
反义词 | 言之有理、合情合理、实事求是 |
五、使用注意
1. 语境适用:此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,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语境。
2. 语气较强:使用时需注意语气的分寸,避免过于主观或攻击性。
3. 常见搭配:常与“说法”、“行为”、“故事”等词搭配使用。
六、总结
“荒诞不经”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,用于形容言论或行为极度离奇、不合常理,缺乏事实依据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,但也要注意语境和语气,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。
成语 | 荒诞不经 |
含义 | 言论或行为荒唐、不合常理 |
出处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(引申) |
用法 | 批评、讽刺、否定 |
近义词 | 荒唐可笑、无稽之谈 |
反义词 | 言之有理、实事求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