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情郁于中的意思】“情郁于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清代文学家朱自清的散文《背影》。原句是:“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,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,非自己插嘴不可,但他终于没有说,只是暗地里叹了一口气,情郁于中,自然要发之于外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深沉、难以压抑,最终通过言语或行为表现出来。
一、
“情郁于中”字面意思是“情感积聚在心中”,引申为内心有强烈的情感,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直接表达,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流露出来。这种情感可能是思念、愧疚、悲伤、爱意等,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色彩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亲情、友情或爱情时,内心充满复杂情感却无法直接表达的情形。它强调的是情感的内敛与压抑,以及最终的外化过程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情感类型 | 表达方式 |
情郁于中 | qíng yù yú zhōng | 情感积聚在心中,难以表达 | 《背影》 | 描述人物内心情感 | 思念、愧疚、爱意等 | 语言、行为、动作 |
举例 | - | 如父亲送别儿子时的不舍 | - | 常用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| - | -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中,“情郁于中”可以用来刻画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,尤其适用于描写亲情、友情或爱情中的细腻情感。它比“心情沉重”或“情绪低落”更具文学性,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深度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生搬硬套。
- 不宜用于过于轻松或幽默的场合。
- 可搭配“发之于外”来形成完整的情感表达链条。
结语:
“情郁于中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。它提醒我们,有些情感虽藏于心,却终将流露于行。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