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筚路蓝缕的意思】“筚路蓝缕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创业初期的艰苦与不易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还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。以下是对“筚路蓝缕”的详细解释和总结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筚路 | 篦:一种简易的竹制车;路:道路。指用荆条、柴木等制成的简陋车辆。 |
蓝缕 | 蓝:破旧的衣服;缕:丝线。指衣服破旧、褴褛。 |
整体意思:形容生活或事业处于非常艰难的阶段,穿着破旧,乘坐简陋的交通工具,形容创业初期的艰辛与困苦。
二、出处与来源
“筚路蓝缕”最早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意思是说,驾着简陋的车,穿着破旧的衣服,开辟山林,开创基业。
这句话原本是形容楚国在战乱中艰难发展,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一切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奋斗精神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描述创业过程 | 他白手起家,筚路蓝缕,最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。 |
形容国家发展 | 新中国成立初期,人民筚路蓝缕,建设祖国。 |
鼓励奋斗精神 | 这个项目虽然困难重重,但我们要有筚路蓝缕的精神去克服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草创维艰、披荆斩棘、艰苦卓绝 |
反义词 | 丰衣足食、安逸享乐、锦上添花 |
五、成语的文化意义
“筚路蓝缕”不仅是对物质条件匮乏的描述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、勇于开拓的传统美德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这种精神都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奋发图强。
六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筚路蓝缕 |
拼音 | bì lù lán lǚ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含义 | 形容创业初期的艰苦与不易 |
使用场景 | 创业、国家发展、奋斗精神等 |
文化意义 | 体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坚韧品格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筚路蓝缕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。在当今社会,面对各种挑战,我们依然需要这种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