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把栏杆拍遍的典故最早出自哪里】“把栏杆拍遍”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、愤懑难平时的一种动作。这个典故源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,具体出处可追溯至他的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。
一、
“把栏杆拍遍”这一表达最早见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,该词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悲愤与壮志未酬的感慨。其中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一句,生动刻画了词人内心的激愤与孤独。后世多以此典故形容有志难伸、情绪激烈之人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名称 | 把栏杆拍遍 |
出处 | 南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 |
原文句子 | 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 |
作者 | 辛弃疾(字幼安,号稼轩) |
作品背景 | 作于南宋时期,辛弃疾因主战派被贬,登高抒怀 |
释义 | 形容人情绪激昂、愤懑难平,常用于表达壮志未酬的无奈 |
后世影响 | 成为文学中常用典故,象征英雄失意与爱国情怀 |
三、结语
“把栏杆拍遍”不仅是一个动作描写,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写照。他虽身处逆境,却始终心系家国,这种精神通过“栏杆拍遍”的意象流传至今,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之一。